红原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韩硕写意笔墨勾勒世间百态上观新闻 [复制链接]

1#

“我的作品算不上样式,更成不了流派,也只能是让它随着风飘去。”8月7日下午,由上海久事集团、上海久事美术馆主办的“风吹过——韩硕作品展”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开幕。这也是疫情以来,今年该艺术空间迎来的首个展览。

韩硕为展览取名“风吹过”,他把自己的作品喻为“随着风飘去”。这种自谦的方式,也和他低调、隐逸的性情相吻。对画家来说,一次展览或许是“风吹过”;对观者来说,却是“有风来”,是艺术的一次春风拂面。

韩硕《聊斋组画之一》纸本设色52×44cm

韩硕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浙江杭州,父亲是杭州著名画家韩小梅。在他的倾心教育之下,韩氏五兄弟皆为有所建树的画家,韩硕是兄弟中年纪最小的,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年轻时就崭露头角。

展览回顾了韩硕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创作的74组绘画作品,囊括了人物肖像、戏曲场景、民间故事、风景写生等题材。“这次展出的,以小画为主。近期的几幅作品均为首次展出。”韩硕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韩硕《红原之四》纸本设色68×68cm

展览展出了大量人物主题绘画,有描绘古诗词意境的,如《渔家傲》、《梅花诗意图》,有表现民间故事和刻画戏曲人物的,如《聊斋组画之一》、《西厢记》,除此之外还有名人肖像、风景写生等作品,每幅作品虽尺幅不大,却能在方寸间感受艺术家的创造才情。

韩硕《西厢记》纸本设色47×45cm

韩硕《梅花诗意图》纸本设色47×44cm

韩硕的中国画,简单的几根线,就能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恰到好处,提按腾挪间线条袅袅,变化不多,但绵绵生韵,显示了画家灵活的手法和简约的风格。他的作品很少用浓墨重彩,而是尽量把水墨的表现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他善于利用画面的空白部分营造气氛、烘托主题。他常常把古人“计白当黑”的观念发挥到极致,大片的空间不仅给观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也给画面增添了悦目的形式感。而这种具现代意味的形式感又与当代人的欣赏习惯相吻合,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力,强化了作品的写意性和抒情性。

韩硕《渔家傲》纸本设色69×69cm

韩硕很早便开始绘制连环画和书籍插图,这些都给了他很多实践机会来磨练技法。从美术学院毕业的他,有着扎实的造型基础,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笔墨决定了人物画不能拘泥于真实的写照,于是韩硕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在传统笔墨统摄下的人物造型处理。他把传统笔墨的写意性特征抽绎出来,作为绘画技法的最基本语汇,再结合写实性的造型手段,并将后者纳入到前者的规则之中,不刻意摹真,不纠结服饰的繁缛细节,而是将细节分解为在一个好看的外轮廓下的一个个精巧的平面,由此形成了韩硕在传统笔墨下人物造型的独特风格。

韩硕《红原之三》纸本设色68×68cm

此次韩硕作品展是年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举办的第一场艺术家个展,也是自年举办了戴敦邦先生的“缘画红楼梦”之后,又一位在此举办个展的中国画艺术家。

韩硕《母亲》纸本设色44×47cm

上海历来是东西文化交汇的窗口,中外艺术荟萃的舞台。在久事美术馆中,举办中国画的艺术展览,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象征,更凸显了海派文化中多元、开放的特质。西式的历史建筑,展示着中国画在当代的传承,这种文化上的交相辉映,更丰富了久事美术馆的文化艺术内涵。未来,久事美术馆还会为更多海派艺术家提供展示平台,并肩负起传播传统文化、海派文化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推动以海派文化为代表的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展览将通过小程序预约的方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持续2个月,将展至年10月8日。

    

栏目主编:李君娜

    

本文作者: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曹立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