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藏族大学生川西高原创业记家乡遍地是宝 [复制链接]

1#

中新社阿坝7月10日电题:藏族大学生川西高原创业记:家乡“遍地是宝”

作者单鹏安源

在多玛村村民彭秋的庭院里,成捆的黑色牦牛绒散落一地。彭秋用了7天,把家里头牦牛的绒毛剪下并扎成捆,静候诺尔央纺织厂的工作人员上门收取。仅这一单生意,就能为彭秋家今年增收多元(人民币,下同)。

诺尔央纺织厂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光村,是大学生扑尔洼甲和索郎当周在年共同发起的创业项目。年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扑尔洼甲在四川省甘孜州一所藏文学校待了2年多,并结识了早他1年来到学校的索郎当周。在身边创业朋友的影响下,两人在牦牛绒中看到商机,走上创业之路。

“别人眼里不值钱的东西,在我们这成了宝贝。”牦牛绒是秋冬季生长在牦牛颈部的一种柔软毛发,能为牦牛抵御严寒。据扑尔洼甲介绍,由于牦牛绒此前在当地没有加工用途,一斤只能卖到7、8元钱。

自从扑尔洼甲的纺织机开动起来,不起眼的牦牛绒被织成精美柔软的围巾、披肩和毡帽,牦牛绒收购价格随之水涨船高,最高的时候一斤接近50元,比新鲜牦牛肉还要贵。“收购价要看市场行情,去年厂里以10万元1吨的价格,在周边3个村及若尔盖县其他地区收购了20多吨,覆盖近户农户。”扑尔洼甲说。

纺织厂还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贫困户扎西是厂里的老员工,年起他就来厂里上班。“以前放牧收入不稳定,现在在纺织厂每个月可以挣到元。妻子在厂里的手工作坊上班。我们俩收入加起来,每个月有0多元。”

在扑尔洼甲看来,这些围巾、披肩和毡帽不仅是商品,也是传递藏族文化的艺术品。扑尔洼甲把门店设在若尔盖西部牧场景区,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年,扑尔洼甲与朋友还在阿坝州红原县壤口乡创办了一家藏香厂。“藏族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创业沃土,希望市场能接受并喜欢它们。”

在川西高原,充满商机的创业机遇,有时就隐藏在外表平淡无奇的事物之中。“家乡遍地是宝贝,只是缺乏眼光。”7月正值阿坝州阿坝县油菜花开花时节,金灿灿的油菜花田蔚为壮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扎波与几位“发小”在当地合开了一家菜籽油加工工厂,生意蒸蒸日上。

在阿坝县,青稞是当地最主要的作物,但青稞卖不起价,大多囤在家里做糌粑。“我们推广土地流转,鼓励乡亲们种植油菜。”据扎波回忆,起初土地流转并不顺利,村民不相信这几位年轻人能按照约定给足土地流转金,最后还是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担保下,土地才顺利流转。

不久后,菜籽油迅速打开销路,让当地农户尝到甜头。农户除了领取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参与油菜的种植和收割来挣工钱。如今,扎波的企业在阿坝县已流转土地3万余亩。“根据当前菜籽油销售情况,油菜种植规模在未来还会继续扩大。”扎波说。

“藏族大学生创业对当地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在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管雷看来,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能够助力当地农户持续增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转型、农牧民向企业员工转型,当地生产经营理念和工作管理模式都经历着巨大转变。

对于藏族大学生创业,管雷建议既要用好家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条件,又要用好在大学课堂汲取的理论知识,还要与外界加强交流,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熟练运用网络和电商平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同时,要抬眼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