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边缘,九曲黄河划出第一道大拐弯。来自黄河和白河的水在这片平缓的土地上积聚起来,壮丽的高山与深谷、清冽的雪水共同形成了一片广袤的高原湿地,多种珍惜濒危保护动物鹿、鹤、羚羊等在此繁衍生息。
若尔盖,这片“天上的草原”送给中国科学家们一把钥匙,开启了高寒湿地生态研究的大门。
7月14日,“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若尔盖站”)正式挂牌,若尔盖站依托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四川大学建设。
这是中国科学院依托的12个国家生态站进行碳汇立体监测科教基础设施建设中,唯一的高寒内陆湿地站。
若尔盖站的正式获批实现了西南民族大学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标志性突破,代表着学校科研平台的建设发展正式迈入“国家队”行列。
扎根高原
对于青藏高原,人类的观测、研究、保护从未停止。地理学界,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因为这里是地球上如同南极、北极一样的存在,它像南极、北极一样遥远、辽阔、雄伟、壮丽。
地处成都,邻近高原的西南民族大学发挥区域与学科优势,围绕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生产、生活”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开展科研工作。
年6月,学校投入约2亿元,在海拔米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建设集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牧民培训、技术示范推广为一体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简称“青藏基地”)。
年7月,青藏基地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建设若尔盖站的重要基础。
征地亩、租赁草地亩,与合作单位共同使用30余万亩草地,建成长期和试验观测场17处,总面积达亩;实验室平米,珍贵的精密仪器野外观测仪器设备金额超过万。基地的建设打破了学科藩篱,更突破了学校界限,成功实现了文理交叉、优势互补。
在高水平科研项目成果和“畜牧学、草学、生态学、生物学、中药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构建了畜牧学本、硕、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完整的教学体系,高标准建设了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传染病学》等3个精品课程和“若尔盖站”1个高地,形成了高寒湿地与草甸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及草牧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三大核心领域,取得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服务方面的系列成果。
现如今的青藏基地,已成为服务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以及教学实习、国际合作、牧民培训的重要平台。
勇攀高峰
青藏高原海拔米以上、氧气含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冬季气温低至近-40℃,一批批科研师生长期坚守在基地,涌现出“蔡牦牛”(蔡立)、“钟牦牛”(钟金城)、“字牦牛”(字向东)、“李牦牛”(李键)等服务高原、造福青藏的专家学者,“牦牛精神”在雪域高原闪闪发光,一系列科研成果焕发起青藏基地的勃勃生机。
在这片高寒土地上,科研工作者们建立了品种最齐全的牦牛种质资源组织库、细胞库和基因组数据库,凭借牦牛胚胎工程技术体系,获得世界上第一批试管犏牛后代,发掘牦牛类群21个,筛选出2个新良种品系……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留在牧民家中。”
近年来,青藏基地研发的“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直接使推广区牦牛、藏羊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制定的畜产品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4项,研制出乳制品8大系列、肉制品10大系列共68个品种,使示范区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牧民人均增收万余元。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青藏基地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区域的发展,提供“双赢”解决方案。
为解决高寒牧区冷季缺草、草畜不平衡问题,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牧草育种岗位科学家——周青平教授,开展青藏高原野生草种质收集、评价整理、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利用工作,培育兼具耐寒、抗旱、耐贫瘠等多优点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品种,并研发和集成退化草地生态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相关科研成果助力增收脱贫,走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系民族地区,心系高原牧民,师生们潜心研究换碧草青,收集了青藏高原野生草种质资源份;选育民大1号老芒麦等20余个新品种,占青藏高原生态治理工程所用草种的80%。
一头牵着生态,一头牵着民生。科研团队优化了优质牧草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高寒牧区人工牧草基地建设和“圈窝”种草养畜;创新标准化示范牧场建设理论和实践,在高寒牧区大力推广优质饲草地建设、研发青贮等制草技术、改造标准化舍饲暖棚,为区域持续稳定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依托基地及高水平科研产出,获批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个四川省、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个四川省和国家民委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院士工作站、国家民委野外生态站、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四川省科普基地等多个研究平台。
蓄势待发
年,若尔盖站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
年10月,若尔盖站正式获批。
学校确立了“人才强校”“特色发展”战略,探索实施了系列人才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开创引才聚才新局面。
柔性引进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牛书丽,担任若尔盖站首任站长。
谈及该站获批的深远意义,牛书丽表示,“这12个站中有8个森林站,4个湿地站。其中湿地站中有3个是滨海湿地,只有若尔盖湿地站一个高寒内陆湿地。若尔盖湿地站碳汇立体监测一旦建成,将成为首个内陆湿地碳汇监测点,也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湿地碳汇立体监测的标杆和示范模版。它不仅能为红原县、阿坝州、四川省以及全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实测数据和科技支撑,也为国际碳卫星提供地面验证和理论依据”。
若尔盖站围绕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研究,在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研究,高原植物特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退化草地改良与生态修复治理等10个研究方向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西南民族大学的科学研究,也随之跻身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依托良好的平台及资源环境,学校近10年的时间里斩获国家级科研项目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项;先后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1项,实现了倍数级的跃升,获得科研经费增长近1倍。
未来可期
一所大学科研事业实现飞跃式发展,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师资队伍作为基础。
作为一所有着雄厚底蕴与建校基础的知名高校,西南民族大学已经拥有了一支梯队完备、实力深厚的师资队伍。当前,学校有56人先后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拥有“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84人次先后入选国家民委人才项目、突贡专家等,人次先后入选四川省人才项目、突贡专家等。
新增生物学和草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西南民族大学,正阔步于转型升级的道路上。
目前,学校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覆盖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艺等12个学科门类。完备的学科体系、清晰的发展思路,显然是西南民族大学取得长足发展的动力支撑。
这是一条十分清晰的发展思路。以青藏高原研究为基础,西南民族大学的科学研究,随着“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正式挂牌,逐步迈向了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重任在肩,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