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马尔康
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也就是“兴旺发达的地方”,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首府。
地图/来自高德地图截屏↓
马尔康市,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缘,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北部是川北的阿坝、红原大草原。市区海拔大约:+,通常人们快速进入到这个海拔高度(米左右),就会出现一些高原反应,比较轻微的高原反应。
年到达马尔康市时,只见穿城而过的梭磨河两岸,几乎所有的临街建筑都被施工防护网包裹着,连马尔康客运站也不例外,蓝天下的客运站,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像一个庞然大物坐在那里俯视着下方的芸芸众生。
后来听当地人说,为了迎接自治州周年大庆,市容市貌大清理,连河道也在清淤整修中。猜想9月份的马尔康市,梭磨河两岸街道整洁,青山和白云包围着这座美丽的州府城市,那是川西最美丽的时节。
州府扫街
当地大姐的头饰,非常漂亮,不能确定是藏族还是羌族?手上的念珠提醒着我们,脚下的马尔康市,已经是藏区了。
马尔康市区并不大,也是“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主要的公共场所都集中在梭磨河畔。从成都平原一天之内来到马尔康,有意识地放慢了脚步,开始慢慢适应高原的节奏。
两山夹一河,市区的平地不太多,建筑就向上发展,川西地区这种类型的城镇有很多,大山大河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城镇面貌。
这座高原州府,非常适合作为适应高原节奏的暂住地,当地居民生活安逸,饮食当仁不让的是川菜当家,藏餐也占有一席之地。价格和口味都很在线,和成都平原地区相差不大。
不知道这里的猪肉是什么价格,猪肉铺子的屋顶上挂满了...是灌好的蜡肠吗?太有四川特色了!好想买几串带走,川味腊肠,要的就是这种猪肉铺子现场灌的。
州府的菜肴
这里毕竟还是州府城市,也靠近平原地区,物质和气候条件好过更加深入的藏区,能吃就多吃点,为身体储备能量。
川菜的当家花旦,回锅肉↓
青菜类,有干辣椒,但一点不辣↓
芹菜炒肉,咸香口味特别香,肉丝分量不少↓
吃了川菜,藏餐也是免不了的。这风格就像转了频道一样,马上变了。肉,是主角,牦牛肉和血肠,吃下来牦牛肉更香。
小刀和小砧板,是专门用来切牦牛肉的,切成一小块方便咀嚼。老板娘热情地介绍:
“
我们从小就吃这些长大的
你看我们的小伙子身体可好了
平时很少有感冒什么的
这次有人“中招”,很多年轻人2-3天就恢复了
...”
更加坚定了“要吃肉、要喝牛奶”的信心!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还是有些区别的。
要吃肉,不等于就不吃蔬菜了!有“非黑即白”观点的人,可能有利于管理吧,总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有人发帖:为了避免“多油多盐”带来的危害,直接不吃盐了,医院,然后就怪自己上了“低油低盐”的套...
近距离拍摄,得到允许。老板娘主动要求拍摄她家的厨房,希望能多发到网上,让大家看看她家的厨房,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老板娘主动要求拍摄/发布↓
州府的清晨
梭磨河畔的清晨,青山蓝天,高原上的山城,阳光和空气都很赞。高原的第一晚,早起时有些头胀,算是轻微的高原反应,走出酒店,在河边呼吸青山过滤后的空气,灿烂的阳光洒在脸上,一点高原反应都没有了。
这一排有很多小门店,早餐可以在这里解决,这里已经走出了城中最为热闹的路段,显得清净了许多。
达萨街上的菜铺子摆出了今天要售卖的各种蔬菜,海拔米处的阳光很是灿烂,但阳光紫外线也很强,遮阳帽是不可少的随身物品,还有墨镜一定要戴,保护眼睛太重要了。
像那位大姐一样,遮阳帽+围脖,把自己保护好,免受紫外线的侵扰。
四月中旬的马尔康,一件薄款的羽绒服是非常实用的,估计可以穿半年吧。卖烤红薯的三轮车,一早便开始营业了。
州府的锅庄舞进入藏区后,每天晚饭后的固定节目就是去看“锅庄舞”。看锅庄舞,会发现真的是“高手在民间”,相比国家专业学院的专业舞蹈演员们,这些街头普通百姓的舞蹈,更让人上头,一直看一直看,可以一直看下去。舞蹈或者音乐,最大的作用是让普通人从中获得快乐,缓解压力和疲劳。动作上有多高难度,声调上能飙到多高...学院内部考试比较适合。网上有段著名学院的舞蹈老师表演的蒙古舞,动作飘逸流畅,赶得上嬛妹妹的轻鸿舞了。但感受不到蒙古草原的辽阔和蒙古族汉子的雄壮(更喜欢后者#热点引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