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高铁降速是理性回归 重建信心需时日
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适当降低我国新建高铁运营初期的速度,并暂停新的铁路建设项目。事实的动作也已展开:上海铁路局11日宣布,因运行图调整,暂停发售15日后所有始发动车组的车票。
专家认为,高铁降速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有利于设备磨合和经验积累。但是,高铁要想安全运行并重拾公众信心,光降速是不够的,需要在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纠错而非开倒车
从1997年至今,我国铁路经历了6次大提速,并在2010年末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但在2011年2月铁道部人事调整后,这一势头逐渐扭转。今年4月,铁道部宣布京沪高铁的运营时速将从350公里降至300公里。
723动车事故令我国铁路安全管理的漏洞进一步暴露。为此,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除了将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下调至300公里外,设计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既有线提速到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在降速的同时,票价也作适当下浮。
铁道部的这一决定意味着,除了少数高铁保持300公里的运营时速外,大多数线路均回到了2007年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前的状态。
这是纠错而不是开倒车。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策研究所副所长*昌说。他分析,铁路的健康运行需要考虑三个指标:速度、安全性和经济性,速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需要服从后两个指标:技术管理是否可靠、老百姓是否接受。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高铁在后两个指标上的表现不令人满意,以至于有学者称中国高铁患上了速度必须第一的强迫症。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对铁路降速,也非我国独有:1998年德国高铁发生严重出轨事故并导致101人死亡后,也决定将最高时速从280公里降为160公里。
把车速降下来,让人跟上去。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报告把高铁形容为一匹烈马,在骑手对马性并不够了解的情况下,迅速上马的结果就是迅速摔下来。应该慢慢牵着多遛会儿,培养好感情,再骑上去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