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西南民族大学紧扣ldquo深度力度广
TUhjnbcbe - 2020/12/28 17:55:00

这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第条推送

今日,四川日报整版刊发我校教育扶贫专题报道——《西南民族大学:紧扣“深度力度广度”,多措并举,唱响教育扶贫奋进曲》。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长期以来,我校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以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为主要抓手,多措并举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摸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教育扶贫路,荣获“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深度:深耕不辍,在青藏高原托起生态致富梦

青藏高原研究院,是我校一支特殊的扶贫队伍,在艰难的环境里,奏响了激昂的扶贫凯歌。青藏高原研究院成立于年,始终围绕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是一支能“作战”的队伍。今年4月,由该研究院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青藏高原牦牛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创新发展了牦牛种质资源利用途径和方法,首次建立了牦牛产业发展的“农牧区耦合牦牛全年均衡出栏模式”,即牧区4岁公斤的牦牛转移到农区养殖天增重80公斤后出栏销售,使多年来牦牛“夏壮、秋肥、冬瘦、春死亡”的现象得以改变。

“多亏了这个技术,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阿坝州小金县新桥乡村民唐先荣是“”模式的受益者,实现年收入从四五千元到接近10万元的飞跃。如今,“”模式在高原地区大面积推广。小金县已建成牦牛标准化养殖场73个、养殖专合社13个。采用该模式的小金县鑫宇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将出栏的牦牛进行深加工,并与韩国先进集团签署了牦牛产业健康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我校青藏高原研究院在青藏高原人工饲草基地

进行牧草生产性能评价

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优势,促进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帮助高原农牧民脱贫致富是该研究院的成立初衷。

通过多年潜心研究,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扶贫事业,我校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周青平和团队长期在高原牧区开展高产人工饲草栽培技术、饲草加工贮藏技术、科学种草养畜技术示范及培训,建立高产牧草种植示范基地,一对一帮扶贫困户余户,辐射带动周边牧户开展种草养畜0余户,实现贫困户及辐射带动户人均增收余元,走出了科技扶贫、产业脱贫的新路径。

这是一支有家国情怀的队伍。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氧气含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冬季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几年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研究人员从未退缩,长时间驻扎在高寒牧区。几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四川的阿坝、甘孜,以及青海、甘肃等高寒草地,只为突破牧区脱贫致富的瓶颈。

▲我校志愿服务队赴若尔盖开展科普活动

在青藏高原的沙化治理领域,我校青藏高原研究院院长刘圆带领科研小组创新草、灌、药治沙模式,在红原租地80亩,实地进行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研究,并请当地人到试验地参与种植、采收,给务工人员发工资,增加当地农牧民的收入。试验成功后,阿坝州不少农牧民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她便以此为“课堂”,为参观学习的人们讲解成功的经验和技术,现场指导种植方法。据了解,近年来,该研究院创新集成新技术20套(个),培育的牧草新品种已成为青藏高原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和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治理的主导品种。推广应用使示范区的草地退化、沙化得到显著修复,产草量提高了20%以上,牦牛、羊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畜牧业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牧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

力度:多方发力,发挥高校优势灌溉扶贫之花

去年,在我校开学第一课上,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珠扎作为优秀校友,与新生分享成长故事。他坦言,自己的成长和西南民族大学的培养密切相关,在学校的资助下,珠扎并未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积极向上的奋进之路,开发出藏医好大夫、藏汉双语智能办公系统等产品,成为云使科技公司的创始人。

近年来,在我校的资助下,不少像珠扎一样的贫困学生圆了学业梦。年,学校对对口帮扶县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共资助深度贫困民族地区学生1余人。

扶贫先扶智。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希望正在缓缓升起,知识将帮助这些学子改变命运,而他们又将改写家乡这片土地的未来。

在我校,有一个特殊的研究生支教团,叫“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作为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发挥自身优势开启远程教学,在特殊时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指导与教学辅导,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小时。在甘孜州道孚县,志愿者们开展“手拉手”和“彩虹计划”专项服务,通过网络直播面向医务工作人员子女开展学业辅导,荣获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称号。

▲我校“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赴红原开展支教工作

志愿者服务团队展示了我校学生的责任担当,在实践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扶贫工作中的一面旗帜。“格桑花”志愿者服务队,只是我校发挥高校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志愿服务的缩影。

学校充分发挥四川省社科普及基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普及基地的作用,紧紧围绕对口帮扶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组建两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科普宣传队,分赴对口帮扶县开展传染病知识普及和预防措施、牛羊科学养殖与疫病防控等内容的双语科普宣传活动。

▲医院组建爱心医疗与公共服务团到若尔盖

开展义诊、禁*防艾结核及有关疾病防治宣传活动

近4年来,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安排结合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工作,设立多个脱贫攻坚专项社会实践团,奔赴民族地区开展*策解读、双语智能科普、技能培训、医疗关爱、电商带货、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等活动,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凝聚力量、贡献智慧。

学校与四川民族出版社彝文出版中心等单位合作,搭建“大学+小学”的“1+1”民族院校对口民族地区教育帮扶平台,截至目前,学校已在昭觉县“悬崖村”支尔莫中心校、甘洛县胜利乡中心校等23所小学建立“雏鹰书院”教学点,为民族地区学子插上飞翔的翅膀,点亮人生梦想。

广度:不畏艰辛,以实干助力贫困山区蝶变

“缺氧不缺精神”是我校扶贫干部中一句响亮的口号。年以来,学校主要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对口帮扶县和定点联系村开展扶贫工作调研。为做好扶贫工作,学校精锐尽出,派出一批批驻村干部,他们心系高原、长途跋涉,扶贫的身影遍布自然条件恶劣、脱贫工作难度大的多个地区。

虽然离开阿坝州红原县已有一年,但我校青藏高原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张大伟仍记挂那里的群众。年9月至年3月,张大伟先后被派往红原县龙日乡壤噶夺玛村和瓦切镇日干村任驻村干部。这期间,张大伟及其工作队依托学校青藏高原研究基地平台,借助相关学院的专业学科优势,为牧民们讲解科学的牧草种植和储存方法,还给牧民提供草种,以提高牧草的生长质量,让牦牛“够吃”,还可以“吃得好”。

▲我校领导赴学校定点帮扶县红原县、若尔盖县

开展扶贫工作调研

截至目前,我校向对口帮扶县派出9名扶贫干部,并接收6名红原县干部到学校挂职锻炼。在这期间,涌现出不少感人事迹: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教师马文明在若尔盖县唐柯镇俄色村驻村时,向学校申请到10万元经费,在俄色村开凿了一个深米的水井,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难题。我校药学院*委副书记马嘿玛伙帮助盐源县篾丝箩村引进电商渠道,开展农产品以购代捐活动,一年时间向贫困户网购农产品达25万余元,他也获得“四川省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在对口帮扶地区,我校扶贫干部用脚步丈量扶贫之路,用实干结下一个个硕果。

▲医院组建爱心医疗与公共服务团到若尔盖

开展义诊、禁*防艾结核及有关疾病防治宣传活动

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居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从年开始,按照国家民委部署,学校每年向武陵山片区派驻联络员;年开始,学校启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每年拨付资金万元,用于支持联络员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并充分利用自身人才、智力优势,结合武陵山片区实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助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年以来,学校共向武陵山片区派出60名联络员,在重庆和湖南相关县(市、区)挂职,多人获得当地*府嘉奖。

▲我校荣获“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今年11月,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委书记杨良春结束挂职工作回到成都。在挂职湖南湘西州民族宗教事务局*组成员、副局长期间,杨良春走访多个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调研当地发展、建设和保护情况,“群众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同时,她也收获了满满的情谊,这份情谊由一批批我校派驻干部用双手播种、用汗水浇灌。

这份情谊也是一种牵挂。为助力武陵山片区教育脱贫,年以来,我校录取武陵山片区四省学生0多名,并在当地中学挂牌优质生源基地16个。加大对武陵山片区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压力。此外,自年以来,我校在校级科研项目中设立“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专项项目”,按照“州县点单、学校下单、教师接单”的模式来进行项目申报和立项,为武陵山片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四川教育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我校将继续发挥高校优势,坚持从“深度”“力度”“广度”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支持帮扶县的未来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往期精彩回顾

校庆有你|西南民族大学校庆70周年LOGO征集全校综测第一!何欣的独家成长之路特别报道

全国二等奖!来看《一盘伞沙》的台前幕后

更多精彩资讯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民族大学紧扣ldquo深度力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