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保卫和平的正义之战
年10月19日
英雄的中国人民 将士
雄赳赳、气昂昂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在两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中
万余人次中华儿女参*参战
超过19万名英烈埋骨他乡
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不忘来路,才能更好前行
插画:刘萱
SUDIANNEWS
为了保家卫国
必须勇敢起来
臧月贤85岁
国网丰县供电公司退休职工
原 32*69师炮团2营4连战士
年8月,仅16岁的臧月贤报名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高牙山战役、夏威山战役、红原里战役,并遂行千里行*机动作战任务至 以北,迫使美*和平谈判。因听从指挥、作战勇敢、乐于助人,荣获三级战功勋章两次。
“那时,交通工具很不发达。我们过鸭绿江到朝鲜新义州全靠步行。为了不被美*发现,我们只能夜间行*。到了冬天,到处是冰天雪地,我们的鞋都冻在脚上脱不下来。部队里不少战士是南方人,不能适应当地的恶劣环境,就有人被冻死。”臧月贤回忆当初在朝鲜的经历时这样说道,话语里既透着悲伤又充满坚定。
当时 的装备还比较落后,面对的又是装备优良、拥有绝对制空权的美*,战斗异常激烈。为避开美*的空中优势, 以夜战的方式,每天夜幕降临时以密集的炮火掩护,发动进攻,天亮后就撤下隐蔽,休整待命,避免白天美*飞机的狂轰滥炸,减少部队伤亡。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林弹雨,时刻都有生命危险。您当时心里害怕吗?”
“怕,要打仗了心里肯定害怕。但既然选择上前线,就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为了保家卫国,必须勇敢起来。”
在朝鲜战斗的1年多时间,让身经百战的臧月贤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高牙山战役。
“当时我们协助运输物资时被美*发现,美*向我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我躲在掩体后面,一阵大风把我的衣角吹了起来,立刻就被打穿了好几个弹孔。但面对疯狂的敌人,看到身边牺牲的战友,我们早就忘了怕,只知道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心只想多炸死几个敌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
最终,他们凭借着正确的战术指挥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守住了珍贵的物资,赢得了高牙山战役的胜利。
年,臧月贤凭借着较高的思想觉悟和优良的战斗作风,在朝鲜战场正式加入中国共产*。
SUDIANNEWS
当年我们
就没想过回来
季登芹89岁
国网灌云县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原 装甲兵二营三连战士
年7月,19岁的季登芹带着雄心壮志,毅然参加了 ,被编入装甲兵二营三连,成为了一名 战士。
“当年,部队从西平乘火车出发,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抵达辽宁省丹东火车站。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 战士在丹东火车站集结,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大家齐声唱着《中国人民 战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嘹亮的歌声中,我感到热血沸腾,胸中充满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豪情壮志。”老兵季登芹声如洪钟地回忆道。
当说起 时,89岁的他一语道出了当年所有战士们的心声。“我们部队 ,就没想过回来,国家让我去。我就去,从来没怕过,与祖国的安危,人民的安危相比,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克服的……”
年正是朝鲜战场战事最胶着的阶段,季登芹清楚地记得,美国飞机飞过来的时候,用“遮天蔽日”形容也不为过。在那些最艰难的岁月里,季登芹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战友的离去,“担架队来的时候,弄不清地上的残肢断臂是谁的,只能就那样放在一起抬走……”目睹了那么多伤亡,季登芹却从不畏惧,他接受着炮火的洗礼,胜利的信心更加坚定。
季登芹说,朝鲜的冬天真冷,在野外执行任务,饿了就抓一把雪,就着随身带的炒面充饥。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被美*强大的火力封锁在山洞里,在接近零下40℃的天气下,没有穿棉衣的战士们只能紧紧抱在一起取暖,大家随身携带的给养吃完了,就扒下松树皮当食物,实在难以下咽就硬塞一团雪在嘴里,就这样在山洞里生存了30多天。
年7月, 胜利结束后,季登芹跟随部队回到了东北*区塔克修班营,两年间,他荣获三等功2次,受到了东北*区表彰。
SUDIANNEWS
没有战壕里的出生入死
就没有今天的甜
魏良华93岁
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原 89师炮兵团作战参谋
魏良华年6月参加革命,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年10月入朝参战。参加革命14年,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 ,参加过大小战斗一共九十多次。
年10月25日,魏良华在解放*12总队89师35旅*治部当收发员,当时上级通知部队要北上完成任务,当晚,魏良华所在的部队就从昆山火车站搭火车出发。火车全部是运货车厢,没有窗户,四面不透风,日夜兼程北上。由于时间紧迫,战士棉衣未发,干粮也很少,车到沈阳后才停车动员了入朝作战的任务。
“我们第二天晚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朝鲜的领土。”谈起当年入朝时的情景,魏良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双手重重地拍了下双腿。
入朝初期,我*各种困难很多,很难解决。主要困难是后勤保障工作跟不上,当时朝鲜气候又寒冷,夜间达零下40度,部队棉衣太单薄,干粮又很少,每人每天靠两只土豆当干粮充饥。不少干部和战士冻伤冻病。对当地地形不熟,说话听不懂,当时敌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不断向我*轰炸和开火,我*只能用步兵武器抵挡,伤亡损失惨重。
“后期我们的后勤物资得到了保障,整个部队增强了战斗力。生活得到了改善后,我们一举歼灭了美*王牌陆*第一师,使美*不得不在 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魏良华回忆道。在 中, 的战斗条件十分艰苦,伤亡的人数比例比国内战争中多,魏良华两腿的关节炎,就是被冻伤的后遗症。
“如果没有过去在战壕上出生入死,在枪林弹雨中磨练,就没有今天的甜。希望后辈们能记住光荣传统的革命精神,继承好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心全意为国家富强奔小康出力,贡献自己的才能。”魏良华说。
SUDIANNEWS
国难当头,只有守得住国家
才能过上好日子
张加祥86岁
国网新沂市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原 65*部队重机连班长
年7月,时年19岁的张加祥作为最后一批 秘密入朝,抱着必死信念的他在朝鲜呆了3个月,却没有经历战斗。
“作为最后一批入朝的志愿兵,我们当时抱着必死的态度前往战场,当时的谈判几经波折,战争可能随时发生,我们必须做好牺牲的准备。”张加祥老人至今还清楚的记得入朝时那段路程的漫长与艰辛。作为最后一批秘密入境的 ,他们大部分的路程只能徒步进行,还要时刻警惕周边,以防被敌*发现。在一个在磅礴大雨的夜晚,他们到达朝鲜平壤,仅留一宿,便整装匆匆前往开城第一战场。
“怕?那个年代,大家的思想就是活着就干、死了就算,从来就没有怕过。”被问及战争的残酷时,张加祥老人的目光坚定而炽热。“国难当头,只有守得住国家,才能过上好日子,我们连续窝在战壕3天后,就签订了停战协议。”
战争结束了,但给朝鲜人民带来的伤害却没有消失。张加祥老人清晰的记得,朝鲜满目疮痍,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炮弹坑,方圆几公里内很少见到房屋,就算偶尔能见到几户人家,房子都是用茅草搭建的,留守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死伤过多,危险潜伏不明,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我们要加强训练,时刻警惕防止美*反攻,避免朝鲜再一次陷入战争。”为了帮助朝鲜在短时间内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他所在的部队还参与了朝鲜重建工作。
一遍一遍的演习,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作为重机连班长,张加祥深知战争瞬息万变,队伍训练时刻不能放松。“那段时间是真的苦,吃的是高粱,住的是山洞,每天都要训练,时刻做好战斗的准备。”张加祥回忆道。
在经过三个月坚守后,他们迎来了美*撤退的肯定消息,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SUDIANNEWS
不怕是不可能的
但是怕也得冲上去
许苏85岁
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原 第23*67师运输营二连卫生员
年,当时年仅18岁的许苏随部队入朝,担任23*67师二连运输营二连卫生员,负责炮弹运输、抢救伤员、部队粮药补给工作。
当年7月,许苏所在的部队就在第四次反击石砚洞北山战役中同联合国*打了六天六夜。“敌人不分白天黑夜发起猛烈进攻,几乎平均每半个小时就要进行一次轮番轰炸,枪林弹雨足足将石砚洞北山的山头削去了近半米高度,但是我们没有后退一步。”说到这里,老人眼里发出坚毅的目光。
许苏回忆道,参*队伍中,有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外号“小狗子”的年轻人,在战场上不幸被炸断脚踝,被发现时脚部仅有少量的皮肤粘连着骨头,虽然被抬回救治,后来因为伤势过重、失血过多,年仅16岁就牺牲了。“一次我们在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时,一枚炮弹从天而降,瞬间就把我边上的副排长下半身炸的血肉模糊,我的左腿也被弹片划伤了。”那道弹痕永远留在了他的腿上。
“战斗中不怕是不可能的,但是怕也得冲上去,战场紧张局势,双方猛烈交火,脑袋里只想着怎么完成任务,不允许后退一步。”许苏回忆时战争时,眼里仍熠熠闪光。
战争最后阶段,我*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持久的积极防御作战。“我们那时已经占据了石砚洞北山山头,敌人不甘心战争失势便进行陆地和空中两方面的猛烈回攻,我*部队同仇敌忾、顽强坚守,只为了进一步稳固防守阵地,坚守战线,消耗敌*有生力量,夺取其突出的前沿阵地和支撑点,为后面到来的部队打好胜利基础。”许苏说。
战斗一直打到了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交战协议签字。至此,历时2年零9个月的 宣告结束。
SUDIANNEWS
能够参加
感觉很光荣
孔庆龙89岁
国网泰州姜堰区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原 空*部队12师团地勤兵
“我永远都记得当时是年1月1日,我们整个团志愿参加 ,从上海出发到辽宁集结。”谈起 这段往事,孔庆龙的记忆十分的清晰。
那时孔庆龙只有18岁,是团里年纪最小的战士,因为是家里的独子,母亲听到他到 前线的消息,一下子就哭了出来。作为空*地勤兵,孔庆龙主要负责维护、修理、保养作战的飞机,与前方冲锋的飞行员通信联络。“50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气温都在零下40摄氏度,我们的基地很简陋,全是用茅草和芦苇铺建的,天气太冷,只能和战友相互取暖、硬抗。”孔庆龙说。
孔庆龙印象最深刻的是51年2月的那场大空战。“我*起飞36架战机同美*进行了大空战,中队长的僚机被击落,他自己击落一架敌机后,飞机被打成重伤,勉强返航。我们接到通报,什么都顾不得,立即赶赴跑道做好接机准备。”当时很多战机紧急迫降,他所在的小组冲上跑道,更换轮胎后将飞机拖走。孔庆龙回忆说“只记得轮胎很烫手,味道很刺鼻,飞机损坏很严重。我负责拆卸安装,窝在飞机里面,浑身汗流浃背。那两年,天天突击抢修,一天睡不到几个小时,腰都直不起来。”
“能够参加 感觉很光荣,现今祖国变得繁荣富强,真的让我们感到很自豪,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牺牲的战友们。”
SUDIANNEWS
上战场前
已做好牺牲的准备
胡占鹊88岁
国网镇江供电公司退休员工
原 第25*75师团司令部测绘员
年,年仅15岁的胡占鹊参*加入浙东人民解放*第六支队,随*参加了解放战争直至解放战争胜利。年6月随部队入朝参加 ,担任部队测绘员。
“年初,敌人计划酝酿第二次登陆朝鲜,我们部队开始动员大家参加 。当时去朝鲜,部队要求严格保密,不允许跟家人说,我不知道前线战况究竟怎样,自己什么时候能回来。但上战场前,已做好牺牲的准备,我就瞒着家人随部队赴朝。”波澜不惊的语气,仿佛在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这就是当年胡占鹊内心最真实的独白,简明而悲怆。
“我们坐火车到了吉林辑安(今集安)河鸭绿江边,把身上所有跟中国人民解放*有关的标志全部取下留在祖国,换上 的衣服,以 的身份,在深夜秘密渡江。过江时没有谁说话,非常静,路线我们也不知道,就全部是朝鲜人民*的警察摆着旗子指路。”说起渡江的过程,胡占鹊依旧记忆犹新。
?进入朝鲜后胡占鹊的部队负责后方支援,但当时的战场没有前后方之分,因为美*轰炸机随时会来轰炸,耳边时常会响起枪炮声。因为后勤补给有限,他们11月份还穿着夏天来时的单薄衣服,每天的食物供给也严重匮乏,但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胡占鹊依旧服从命令,认真工作,为前线提供测绘资料,支援 。胡老说,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人民的幸福,默默无闻的付出,尽己所能的奉献,是自己无悔的选择。
?从朝鲜归来后胡占鹊一直在部队里散发着光和热,直至年转业到镇江供电局,先后在保卫科、制杆厂、线路工区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依旧坚守平凡、甘于奉献。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出国作战已经过去70年,弹指一挥间,硝烟散去,诸多往事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变成追忆,但 敢拼、敢打、敢牺牲的精神却成为后人前进的不竭动力。
-End-
供稿:
任义刚(国网灌云县供电公司)
刘素素(国网新沂市供电公司)
渠祥运张成功(国网丰县供电公司)
夏臻(国网泰州供电公司)
高远(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
陈泽(国网镇江供电公司)
秦玲(国网如东县供电公司)
责编:许阳青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