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青藏草原我要自然的ldquo沃r
TUhjnbcbe - 2021/3/25 9:44:00
北京有哪些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文∣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组

天为父,地为母。“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根基,万物生命之根本。在不断加速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遗忘,“肥沃的土壤”仍然是支持这个星球上亿万人口生存的基础。①丁真的家乡到底在哪里?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仓央嘉措▲理塘风光来源

网络丁真,这个“纯、甜、野”的藏族男孩在网络上爆火,让很多人误认为丁真的家乡是在西藏,丁真连忙在微博上po出了一张他手持“家在四川”的照片以明真相。“我是丁真,今年20岁,我的家在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就住在格聂雪山脚下的毛垭大草原。在我们村庄,每天推开门就能看见格聂雪山。大部分时间,我就和弟弟一起放牛,时间过得好慢好慢”。▲理塘雅拉雪山风光来源

网络毛垭大草原,就是丁真骑着他的白色小马“珍珠”纵行的地方,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无量河流淌其间,宛如飘扬的哈达,滋润着这片未被侵扰的净土。她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草地物种丰富,堪称整个青藏高原上最好的牧场之一。毛垭大草原所在的四川省理塘县,藏语形容这里“像铜镜一样平坦”,有着厚重的藏传佛教文化和浓郁的草原民风民俗,经幡翩然起舞与白云交相辉映,牦牛悠然自在,与这里浑然一体。雪山、草原、蓝天、冰川、寺庙、白塔交织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美得令人炫目,让仓央嘉措*牵梦绕。

▲毛垭大草原风光摄影

大刀

不同气候与土地生产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地区,占有“一亩三分地”即可以养活一家人,人们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农耕文明。在气候严酷、土地生产力低下的草原地区,必须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占有更多的资源,人们才能生存,由此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文明随之而生,这也是游牧文明“游”的根本动因所在。

在地理单元的带状过渡区,往往形成文化交错带,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砥砺融合、频繁交流、吸收借鉴、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丁真的家乡——四川理塘毛垭大草原,这片川西高原肥沃而欣欣向荣的土地,就是典型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错带和过渡带。丁真的妈妈在牧区放牧,丁真的朋友在农区种植青稞、小麦、马铃薯。

▲草原牧场的牦牛摄影

刘刚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才能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稳定的支持。农业文明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无论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都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华夏文明为何一枝独秀?

文明是在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文学、艺术、教育、哲学、科学)。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形态是农业文明。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根据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发展了太阳历,把一年定为天;古巴比伦为了农业生产发明了排水系统;古印度实现了以小麦、大麦为主要农作物,以瘤牛为主要牲畜的农牧业生产;中国古代先民栽培稻、粟,炎帝、神农氏开始“教民耕种”。然而,气候变化的威胁、土壤的退化,随之而带来经济、科技、文化的衰退等,三个昔日古老的文明古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而唯有中华文明却一枝独秀,至今依然蓬勃发展。▲金字塔来源

网络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文化消亡与否是特定区域及历史进程中的自然、经济和文化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们如何面对自然,与那片生存的土地怎样相处的智慧是一个文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八达岭长城来源

网络

天地是农牧业生产与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天、地、人”是中华民族一种普遍而独特的系统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宇宙系统论。“为之者人也”,我们的华夏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与自然天地协同推动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山处者林、水处者鱼、陆处者种、草处者牧,顺天时、应地利,以择种养对象;通过草料、土肥等基本养分的供应以提高动植物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田间管理、舍饲管护以营造适宜的农牧生产微环境。

▲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平原风光来源

网络

《吕氏春秋·任地》篇,一开头即提出了农业生产中的十大问题及解决办法,贯穿着如何正确处理天、地、人关系,运用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通过劳动把不利的土地环境改造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环境思想。

其中涉及到农业生产环境改善的有洼地起垄、除旱保墒、洗浴盐碱、平治水土、铲除杂草、通风透光等措施,着力防止地窃、苗窃与草窃,以达到庄稼茎秆坚强、穗大健壮、粒饱糠少、米沃食强之优质高产目的。还有土壤耕作的五大原则: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思想基础。

《禹贡》对九州土壤性状与适宜农作做了比较详尽的记录与描述。地宜,尽高下燥湿之利也,是不同农业类型形成的前提。《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淮南子·氾论训》“因时变而制宜适也”。《齐民要术》中表述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这些我国古代先民用勤劳与智慧总结出来的“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理论思想,成为后世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指导原则。

▲成都平原林盘风光来源

国家地理随着铁制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农民个体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技术不断创新,人们可以有计划的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发展农业,如兴修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但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意味着巨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投入,非人们的远见卓识与国家行为不可为。而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奠定了传统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与国力。秦先后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及灵渠,堪称古代水利工程之典范。都江堰通过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工程,将岷江水流分成内外两江,汇草原雪山之甘泉入成都平原,引水灌田、变害为利,水旱从人,至今还在发挥其作用。关中东部地势低下,盐碱化严重,郑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收皆亩一钟。为使北水翻坡、北舟逾岭,灵渠设陡门提升水位以便舟楫浮渡。于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秦三大水利工程各具特色,堪称人类农耕文明发展成就之典范。▲都江堰风光摄影

贾家二少再自唐宋到清末以来,我国的农耕文化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完善,使农耕更加发展与繁荣,让中国在清末以前作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文化体持续数千年之久。

可以看出,以农耕为基础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一枝独秀,且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我国古代先民的勤劳、坚韧与智慧,与各种文化包容并蓄,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科学反哺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追”肥」大约年前,人类祖先迁徙散布到地球的各大陆,逐渐定居下来繁衍生息,以狩猎、采集野果的方式获取食物。大约年前,部分族群开始转向农耕生产,开始形成了早期的原始农业。地中海东岸至两河流域的土地一万年前,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并开始出现粮食产区,人们通过种植大麦、小麦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同时,生活在亚洲东部的古中国人,种植谷物水稻,也步入了农业时代。粮食的生产使得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储藏的多余粮食还可以养活一些闲人散客,他们由于不用下地干活,便可以从事其他专业工作,社会分工得以形成。社会的复杂化促使族群中出现集中、统一的行*组织,实现了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农业生产为日后人类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南方丘陵地区的夏季稻田秧苗摄影

大东门不仅是植物种植,人们对动物的驯化也在大约年前便开始了,山羊、绵羊、家猪,接着是牛、马等被驯化,其中大约年前,青藏高原的先民已驯化了捕获的野牦牛。

人们不再需要狩猎便有了相对稳定的肉、蛋、奶等营养食物。而且,家畜粪便、农作物的残渣,又可作为庄稼的“肥”反哺到土地,由此形成了早期人与土地和谐相处的生态平衡模式。

▲青藏高原东南缘农牧交汇地带来源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农耕民族生活在固定的土地上,选择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土质是否膏腴,由此创造了丰富的精耕细作生产技巧,使种植业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而游牧民族“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依赖游牧生产方式生存繁衍,选择所考虑的重心则在于水草是否肥美,依靠天然草原,自然繁殖,总结出一整套完善的草地管理与畜牧业生产经验,一直沿用至今。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在“追”肥,其中的核心都是围绕土地“肥”力的维系。「“话”肥」话“肥”,就要从我国的汉字“粪”说起。粪,弃除也,按《说文》解释:“所以推粪之器也”。粪字的本义是指扫除、弃置,在古代与“粪除”连称,表示清洁卫生之意。云梦睡虎地秦墓《日书》“臧(藏)于粪蔡(柴)中。”即将清除的粪倾倒于田地中,逐渐引申为施肥、肥沃的意义。《孟子·告子上》“地有肥墝[qiāo]”引为田土沃美之义。所以,粪是指实物,肥则指抽象的土壤肥沃。“肥水不流外人田”,“吃家饭不拉野屎”这些俗语也直接反映出人们对粪的重视、对肥的关心。

▲毛垭大草原上的牧人与牦牛摄影

大刀

殷代卜辞中就提到了人工粪肥施肥,以及专门储存人畜粪便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农田施肥的开端。《荀子·富国篇》提到“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往地里施肥。到了汉代,农家肥源迅速扩大。据《氾胜之书》记载,当时肥料种类包括溷(hùn)肥(厕所人粪尿)、厩(jiù)肥(牲畜粪肥)、蚕矢(蚕粪)及其他排泄物、碎骨等。在施肥技术方面,主要表现“种植业提供饲料,畜牧业提供畜粪,还田培肥地力。”用现代农业科学来讲,是种植业、畜牧与土壤之间相互关联的结合,是循环农业的雏形。西汉著名农学家氾(fán)胜之所著《氾胜之书》中,记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提出了农业生产六环节理论,即及时耕作、改良、施肥、灌溉,中耕除草、收获六个环节,奠定了中国传统作物栽培学的基础。到了宋元时期,肥料技术被视作农业增产的一种重要措施而倍受重视,创立了“地力常新论”,甚至还出现了经营“粪肥”的专业户。王祯《农书》中提到“于田头置砖槛,窖熟而后用之”,也就是现在提到的发酵堆肥。▲西藏阿里地区的草地牧场来源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得到深入发展。如明代,江南田地仅占全国6%强,而税粮却占全国1/5以上,正是因为“粪肥加工技术”的发达而令江南的农业开发独步天下,被称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同时,肥料种类也大幅增加。《农*全书》提到“水粪”积过半年以上,方成可以使用的“熟粪”,人们意识到自然腐熟发酵太慢了,便开始使用“蒸粪、煨粪、窖粪”等方法,使粪发热,以加腐熟。徐光启的《农书草稿》还提到在粪中添加砒霜、黑料豆、禽粪和动物内脏等,成品除了可以提高生产力,还有一定的除杂草、杀虫作用,且每亩的施肥量也获得了大幅度的减少,这就是最早期的“复合肥料”。

明清时期已经开始“池内养鱼,堤上植桑,毫无废弃之地”,出现了“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的兴旺景象。通俗地讲,就是池塘养鱼、塘泥肥桑、桑叶饲蚕,实现物质的再生与多层次利用,进而达到农业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目前,“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已在意大利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审,被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桑基鱼田来源

网络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家各户都非常重视农家肥的积存,除了圈养之外,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马、驴、骡、牛等在运输途中或散养的鸡、鸭、犬等排泄在道路上的排泄物,都是上好的肥源,散落在街道上的牲畜粪便和其他有肥效的垃圾就成为缺少肥料的农人多方争取的资源,拾粪也成了积攒肥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在,传统自积自用的粪肥收集处理系统和习惯,已近无人继承和应用。

▲青藏高原草地风光摄影

赵文吉

年,化肥进入我国,据记载,当时山东济南创办的“济农公司”,专门从事美洲化肥的贸易。之后,工业国家的化肥商将“肥田粉”(硫酸铵)倾销于中国。至年累计进口量约为万吨,品种主要有硫酸铵、智利硝石和少量的过磷酸钙及氯化铵等。年以后,中国化肥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随着世界化肥工业不断创新,产量、品种日益增多,逐渐取代或部分取代了传统的农家自制肥料。「“减”肥」建国以后,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为解决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逐步成为我国农业稳产高产,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然而,化肥就如同保健品一样,这个保健品是否应该吃,吃多少,吃过量或者吃错了都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快速增加,人们发现同期产量增加并不多,甚至出现严重的反差,且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我国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年后,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相继颁布了“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到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相关*策,推进“减肥增效”示范,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动,逐步实现化肥零增长。在过去,化肥是个“宝”,现在是棵“草”。

▲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退化天然草地改良

摄影

刘刚

④为什么青藏高原草原建设必须要用“牧家肥”?全球有超过2亿人依靠畜牧业为生,世界上四分之三的国家有牧民,他们在庄稼无法生长的地方饲养牲畜。他们在难以预测的环境里生活、穿行,包括极热、极寒、极干燥之地。他们有策略性的迁移,寻找零星分布的资源、抵达遥远的市场、获取基础的服务。

▲西藏那曲草原摄影

王光辉

牧民是环境的守护者,他们使用本地畜牧品种,产出有机肥料,长距离播撒种子。通过可持续地管理牧场,牧民在土壤和植物固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摘自:联合国粮农组织)▲青藏高原雪山与湖泊风光来源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

被称之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质发育最年轻的区域,土壤形成进展缓慢、土壤层薄、土壤层中腐殖质含量低,抗蚀能力弱,积温少、低温缺水更使得草地生产力低、更新缓慢,其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境因子常常处于临界状态,抗干扰能力差。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草地人口增多以及农牧民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人们对草地攫取大大高于历史传统,草地系统物质能量输出大于输入。物质能量的失衡,必然导致天然草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草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减弱,饲草生产供给严重不足。草畜矛盾突出,冬春缺草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农牧民增收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牧人在退化草地上赶放牦牛摄影

刘昂生

此外,脆弱敏感的高原牧区生态系统在恢复治理过程中面临翻耕、化肥、农药及引入外来物种等现代农耕技术带来的潜在风险和考验。天然草地健康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

▲西藏那曲牧民捡拾牦牛粪

摄影

王光辉

「“化肥”与“问题有机肥”的危害」难以忘记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由于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入农田(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是氮、磷),造成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及饮用水严重短缺。十多年来,江苏省为治理太湖水污染投入超过亿元资金,专项整治近6万家企业,实施水污染治理、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在这样高强度的治理下,太湖湖体平均水质才达IV类,仍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太湖“藻型生境”尚未根本改变。▲草原牧区风光如画来源

《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纪实》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大型养殖场的废弃物给周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由此,为了减轻这种环境被污染的压力,解决环境污染源,把养殖场废弃物经过加工返回农田系统,“商品化有机肥”因应而生。

但是,由于养殖过度集约化、养殖粪便等废弃物处理不善,饲料中的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也随粪尿有机肥进入土壤,同时,这些商品化有机肥和化肥应用在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治理过程中,也存在对土壤、水体环境等带来二次污染的风险。

▲青藏高原草原湿地风光

摄影

刘琳

「为什么要用“牧家肥”?」

在悠久的中国农牧业生产历史中,由最初的靠占卜祈祷丰收,慢慢发展成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如在农牧业生产生活中收集一切可利用的废弃物制肥,让物质能量重归自然,加速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从而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古代农牧业科技体系,达到了宏观调控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总体看,农耕为主时期的中国土地越种越肥,产量越种越高,没有出现过普遍的地力衰竭现象,可以说传统农家肥、牧家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海玉树草地牧场的牦牛摄影

姬秋梅

青藏高原是亚洲10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湖泊最为集中的分布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敏感,一旦遭到破坏,其修复非常困难且生态损失难以估量。*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问题提出要求:"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青藏高原草地保护与修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西藏羊卓雍湖旁的牦牛群摄影

姬秋梅

「怎么用传统“牧家肥”?」

青藏高原离你很远,你可能没去过青藏高原,但是一定看过蓝天白云之下,碧水青山之间,茵茵草原之上,一群群体型健硕的牦牛、一团团体态丰盈的藏羊,或安静觅食,或驻足远望,宛如一幅幅动人的美丽生态画卷。

有了牛羊,就有了粪料。牦牛粪,无论是寒冬取暖或平时烧茶做饭都少不了它,它不仅是生产中的肥料,也是民俗节日中的吉祥物,藏人心目中的宝贝。民间有句谚语:“一块牦牛粪,一朵金蘑菇”。

▲西藏当雄牧民晒牦牛粪摄影

龚晓春

在草原牧区,牧民一直就有在牲畜卧地建植割草地的习惯,因牲畜卧圈地粪便多,肥力足,牧草产量高,其实这也就是传统有机肥应用的一种方式,建植割草地的习惯,可以减少对天然草地的过度利用。然而粪水中含有较多的尿素等物质,直接用在草地上,小草承受不住,会被“烧死”,再加上环境气温低,粪便发酵慢,往往很难直接回归到土壤中。同时,牛粪又是潜在的疾病传播源,给水源带来污染威胁。

▲四川红原夏季牧场快速晒牛粪摄影

姬秋梅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当然不是,还记得上文提到的,宋代以后,人们就开始使用发酵粪肥料了吗?其实,牦牛等粪便可是“牧家肥”的优质稀缺资源,怎样把它制成符合青藏高原环境条件的自然有机肥才是关键。给粪料加热,再往粪料里加一些东西,可以加快粪料腐熟以及肥效,这是古人都知道的道理。现代科技的进步,方法肯定会比古人更多。

▲高原牧民用牦牛粪砌的围墙摄影

姬秋梅

传统堆肥腐熟过程是在自然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添加外源微生物的方法处理粪料。先把草场上的牛粪堆起来,然后把适当比例的微生物搅拌到粪堆里增加微生物风度与多度,从而达到加速腐熟过程、提高腐熟质量的目的。

处理后的牛羊粪就近施用于退化草地,这样既减少了搬运环节,又避免青藏高原肥源外流(青藏高原的牛羊粪便常被收购到内地制成有机肥),从而实现土壤低成本改良,高效恢复草地生产力。

▲牧民用微生物菌剂发酵牧家肥摄影

冯定胜

微生物菌剂的使用,实现牛羊粪快速降解发酵,对退化草地的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提高沙质草地土壤含水量,调节土壤pH值,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总磷的含量,且粪料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发酵达到病原菌无害化,有机物腐殖化、稳定化、最终达到腐熟。

这样便可让青藏高原的牛羊粪,变成真正宝贵、优质、平价的“牧家肥”。这符合国家对青藏高原生态优先战略定位和“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可持续生态发展要求,符合实现把生态要素转化成为生产要素,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生态财富转变为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之目的。

▲牧民拾牛粪的背篓摄影

姬秋梅

▲与阿妈一起捡拾牦牛粪的小姑娘来源

《牦牛粪》

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的智慧有机结合,特别研发适合牧民容易掌握的小型、简易有机肥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真正启动了牧区有机肥源的自积自用机制。在牧区,每个牧民家庭一年用于燃烧的干牛粪用量为每人大约公斤,一个5人家庭一年要消耗掉5吨干牛粪,而这都是由藏族妇女牧民一块一块用手捡肩背的方式收集回来的,高原牛粪捡拾车极大缓解了牧民的劳动强度,使每天清晨牧民身背几十斤重的背篓频繁弯腰捡拾牦牛粪便成为了历史。▲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研发的牦牛粪捡拾车示范应用摄影

王光辉▲在牧区推广应用的牦牛粪捡拾车来源

社区畜牧业项目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决定了国家对其生态优先的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加大草地保护力度,牢牢把握生态安全这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策。弘扬我国悠久辉煌的传统农牧业文化,认识并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青藏高原第二次科考、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等,着力现代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赋能大力发展“牧家肥”,系统科学地去保护好、管理好高原草地的每一寸土壤,对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甘肃省夏河县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摄影

师尚礼

主办: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组

第二次青藏科考重大生态工程成效评估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来源: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

主办

中国绿色时报社

承办

草原部

审核

苑铁*

制作

张一诺

《中国绿色时报》“草原”“中国草业”版投稿邮箱

caoyuan

vip.tom.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藏草原我要自然的ldquo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