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精准扶贫路middot携手奔小康河北
TUhjnbcbe - 2021/5/31 17:41:00

走进兴隆山村,一条条干净平坦的通村公路蜿蜒向前,一个个农家小院宽敞明亮,一块块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脱贫攻坚让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河北承德小山村慢慢“活”了过来,处处焕发强大的活力与生机。

这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的扶贫成果,凝聚着河北海事人的心血与智慧。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们奔波在贫困村的每一寸土地上,摸村情、思良策、谋发展,为贫困户脱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呕心沥血,交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

河北海事局局长张铁*到兴隆山村调研

从守护冀海的“平安卫士”到扎根乡村的“扶贫铁*”,一路走来,河北海事人的足迹遍布秦皇岛、承德、黑水等多个贫困地区。在他们和当地*府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贫困堡垒被攻破,一张张贫困面孔被改变,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精准扶贫·破解出行难题

从红原机场出发,穿过几座大山,盘过几十道“之字拐”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便映入眼帘。

多公里路程,预计4个小时左右,结果却走了多半天。山高路险,弯绕颠簸,时有因泥石流滚落而暂时断交的情况,我们在一路上走走停停,感受到此地经济发展之难,首先在于交通畅行之难。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之难可想而知。

年年初,河北海事局*工部副主任赵立栋受交通运输部委派到黑水县扶贫挂职,任黑水县委副书记,分管交通扶贫、脱贫攻坚、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等工作。

从繁华热闹的秦皇岛,到偏僻贫困的黑水县,赵立栋第一次体会到“蜀道难”。“黑水县多个行*村,大部分在高半山,通村的道路一般垂直高差有几百甚至上千米,下乡调研时走的最多的就是这种盘山路,一个接一个的胳膊肘弯,车外一两米就是幽深的峡谷,经常让我不自觉地抓紧车上的把手。”赵立栋告诉记者,“然而,最困难的还是对当地情况不熟悉,这时候确实感到隔行如隔山。”

“到黑水县后,我一边通过实地调研县内各级道路建设情况,掌握黑水交通现状、熟悉县情,一边恶补脱贫攻坚的有关*策及公路建设的相关知识。”赵立栋说,扶贫干部就是要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各方力量,把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精准落地,当好交通扶贫的联络员。

在他的推动下,G茂红路提升改造、扎红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断头路及年久失修路改造、农村路网安保设施改善工程实施等“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两通”建设和畅返不畅项目建设加快,新建旅游路17.5公里、村道安保工程27.2公里,提升改造乡道21.4公里、村组道28.3公里,项目建设进度居交通运输部帮扶四县前列。

赵立栋(右)在隧道施工现场

同时,他准确把握黑水县民众出行需求和客运企业经营困难,动员滴滴出行公司帮扶黑水县开发建成了农村客运网约车平台,群众出行不再需要苦等,客运企业也实现了多拉快跑。为了解决黑水县农村公路管理难题,他联系部通信信息中心为黑水县捐赠了套车载GPS设备和配套监控系统,并向河北海事局申请资金解决了服务器问题,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与服务平台,黑水县的交通发展从此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援青3年,我跑遍了青海省8市(州)的46个县(区、行委),切身感受到农牧民群众的艰辛生活和脱贫攻坚的巨大压力,也感受到了交通运输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河北海事局局长张铁*深有体会,“精准扶贫,交通先行。河北海事局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其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海事力量,赵立栋等一线扶贫干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河北海事人的担当作为。”

在河北海事人的努力下,一条条致富路修到了大山深处、修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让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为老乡们铺就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精准脱贫·凝聚致富合力

道路兴,百业兴。持续改善的交通条件,就像一把把打开山门的“金钥匙”,为乡村带来了人气、财气,也带来了富足与希望。

“我们村共有户,总人口人,有户贫困户,年实现了整村脱贫。”黑水县扎窝乡日布村*支部书记兰木尔甲说,“赵书记筹措基建资金,协调县内施工单位免费施工,帮我们修了一条3公里的上山路,打通了村上农产品运输的便捷通道。”

黑水县日布村*支部书记兰木尔甲讲述脱贫成果

现在,路通了,村民出去方便多了,山里的李子也飞出了山,成了帮助村民致富的“金果果”,藏民可以在家门口等着山下的商人开车上门收购粮食、药材等。平方米的牦牛圈舍和放牧人员生产生活用房也建了起来,藏民的好日子有了盼头。

“扶贫干部要让*策落地,让群众满意。要通过各种措施帮助贫困群众,带大家走上致富路。”张铁*表示,承德市承德县头沟镇兴隆山村是河北海事局的对口帮扶村,河北海事局局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帮扶责任人,多次带队进村实地调研和结对帮扶,并先后分批抽调8人组成驻村工作队,对其进行不间断帮扶。

满维刚是兴隆山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近日,我们跟着他来到贫困户吴海峰家走访。吴海峰,年不幸患上脊椎疾病,失去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和两个刚上小学的孩子。

谈起河北海事局的帮扶工作,他一个劲地向记者表达对河北海事局的感激之情。“是他们通过水滴众筹帮助我解决住院费用,通过公益性岗位帮助我媳妇解决工作,通过‘雨露计划’助学补助等帮助解决孩子上学费用,还给孩子送来了钱和书……”如今,吴海峰凭着自己的头脑,开始搞养殖,逐渐走向小康生活。

一袋米、一桶油、一句关心……心意虽小,却让河北海事点燃了贫困户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们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村干部、*员等在产业发展、致富增收等方面当示范、做表率。”满维刚告诉记者。五年来,河北海事局每年划拨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帮扶村建设。这几年,硬化路铺起来了,太阳能路灯装起来了,文化广场也建起来了,脱贫攻坚效果不断扩大。

今年,村级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为村集体增收近80万元;户贫困户入股双承园区,4户贫困户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达到产业全覆盖。未来,兴隆山村还规划了生态村庄综合服务区、林果种植区、特色养殖区等,让贫困户加入产业链条,真正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精准防贫·激发内生动力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真的很漂亮。我要好好学习,以后带爸爸妈妈去看海。非常感谢河北海事局的叔叔阿姨圆了我的看海梦。”兴隆山小学四年级的杨馨怡高兴地说。

去年暑假,河北海事局组织兴隆山小学师生走出大山,到秦皇岛参加航海文化交流活动,杨馨怡就是其中之一。对于这些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孩子们来说,走进海事、了解大海,参观北戴河海上应急基地、河北省海上搜救指挥中心、航海文化展厅等,都让他们开阔了眼界。

扶贫扶智,教育当先。志智双扶,才能变“输血”为“造血”。据了解,河北海事局、连续两年共组织余名小学师生参加看海活动,帮助孩子们了解航海、热爱海洋;局机关团委和驻村工作队联合组织开展“扶贫阳光行海事青年在行动”活动,为兴隆山小学赠送篮球、足球、笔记本等文体用具以及爱心图书余册,把航海文化和水上安全知识送进校园。

浇树浇根,帮人帮心。引领致富路,要叩开村民的心路。驻村干部们从思想上入手,走家入户,克服语言文化困难,和老乡们唠家常、讲*策,确保“思想发动、宣传引导、感情沟通”三到位。

“把每个农村*组织锻造成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把每一名*员都锤炼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开路先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终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这也是河北海事局在兴隆山村设立驻村工作队,并要求他们与村民同吃住的初心。”张铁*说道。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两委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围绕“抓*建促发展”,坚持建强领导班子、培育*员队伍、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厚植文化阵地,并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创新实施“五治”(*治导航、法治提效、德治凝心、自治聚力、文治增色),积极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满维刚(右)到贫困户走访

今年4月,兴隆山村作为河北省脱贫攻坚普查试点村之一,顺利通过验收。7月,又通过国家脱贫普查验收。全村建档立卡的户贫困户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现稳定脱贫,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张铁*表示:“对兴隆山村的帮扶绝不会戛然而止,河北海事局将继续落实扶贫*策,发挥海事优势,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手记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

黑水县日布村通村公路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等到扎红隧道通车。这条隧道贯通后,村民到县城可以节省40分钟左右的路程。”任期即将结束的赵立栋心心念念的还是扎窝乡群众的出行问题。

“疫情防控不放松,我们不回家。”面对新冠肺炎这道“加试题”,兴隆山村的驻村工作队成员们选择了坚守,在疫情最吃紧的时候,一待就是53天,用责任和担当为村民身体健康撑起一把“保护伞”。

采访中,每当谈到扶贫工作,他们的眼里都有光。对参与扶贫的河北海事人来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工作,是责任,但更像是一种信念。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他们爬山坡、跨水沟,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一片赤诚的真心帮扶每一个村民。

到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走访,不断加大对产业扶贫、医疗救助、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就业保障、就学保障等*策的宣传力度,落实困难群众享受扶贫*策,开展“暖心工程”,落实温暖贫困群众的“十项措施”……他们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让好*策落地生根,为贫困群众开出“脱贫花”结出“致富果”。

“他们真正融入了村子,是精神永不走的工作队,也是最好的驻村帮扶工作队之一。”承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罗广信对工作队赞不绝口,而采访中乡亲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更是对他们工作最好的肯定。

亲历者说

黑水县委副书记(挂职)赵立栋

“要想富,先修路!”一直以来,落后的交通就像横亘在人们面前难以翻越的大山,阻碍了黑水与外界的沟通联系,山里高品质的农产品无法变成商品,纯净自然的美景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应该说之前黑水的贫困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通瓶颈的制约。然而这一切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以来,黑水迎来了交通建设的大跨越,外通内联的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道路等级也在逐步提升。我挂职期间最开心的事就是行车走在一条条新修通的道路上,一次次见证黑水交通建设的新发展,这也让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都有意义。

然而蜀道行路难,修路更难!恶劣的地质条件给黑水的交通建设带来很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建设成本高企,自然灾害频发,往往刚刚修通的道路经过一个汛期就被地灾水毁严重破坏。但看到一个个交通人夙兴夜寐应急抢通的身影,让我深深钦佩黑水干部群众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精神,也更深刻认识到交通扶贫任重道远!

兴隆山村第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刘泉圣

年正月,我踏上了前往河北承德县兴隆山村的扶贫之路。踩着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兴隆山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荒凉。基层虽然条件艰苦,但发展空间大有可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第一件事就是要摸清底数。通过走访我发现部分贫困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扶贫队首要任务就是转变他们的思想,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我们和村两委一道,多处寻找扶贫产业。

由于交通情况恶劣,导致村里的产品出不去,外面的客商进不来,要想富,先修路。我多方联络,东奔西走,最终在*府帮扶资金的支持下,三千多平方米的街道修缮工程于年8月竣工。路通了、灌溉用水解决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也建成了……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驻村期间我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和他们一起下地干活、安装路灯杆,看着他们的上扬的嘴角,眼中也有了希望的光,生活有了奔头,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兴隆山村第二任驻村第一书记肖玉群

驻村工作期间,兴隆山村的村民一早一晚必能看到我在村里“遛弯”。我爱好“遛弯”,原因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让自己适应村里的艰苦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遛弯”,让我更快更好的了解村情、民情,融入到群众当中去。

每天早上,我可以了解多少村民出去打工、去哪打工,多少家长送孩子上学,了解村民一天要去做什么、有什么计划;每天晚上,我能了解村民一天挣了多少钱、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兴隆山的村民亲切的称呼我为“遛弯”书记。每天的“遛弯”,让我了解了兴隆山村的大事小情,了解了村民的所需所求。在两年的驻村时间里,我对兴隆山村越来越来了解,对群众的需求越来越清楚,在国家强有力的扶贫*策支持下,驻村工作队针对性的帮助兴隆山村提升了村居、人居环境,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驻村结束了,但我还想去村里“遛弯”,因为我想看看村里这几年发生的美好变化。

兴隆山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满维刚

“我姓满,满意的满,也是不满意的满”,“只要疫情还存在一天,我们就送一天方便面”,“修一米(路),就要成一米,决不能让村民戳我们的脊梁骨”……虽然参加扶贫工作晚些,但从农村长大的我,更清楚百姓心中想什么、要什么。

从逐户绘制出全村个贫困户帮扶工作的路线图,到提出了“绿色发展为基础,工商两翼来带动”的全村发展思路,再到与村民数十日夜生死与共地防控新冠疫情,我几近成了村里人。

归去的日子临近了,心中时常涌出几分不舍。经历了精准脱贫、抗击疫情的辛劳,接受了国家试点、全国普查的洗礼,迎来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时刻。作为海事扶贫战线上的一员,我无愧单位重托,无愧时代呼唤。愿天下再无贫困。

来源:中国交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准扶贫路middot携手奔小康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