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度一次假
灵度一
第四次上山。出发这天是星期一。2月的川西高原,还是严寒的冬天节奏。第一天的行程不紧,我们的计划是,在汶川吃中午饭,然后小憩一下,过理县、米亚罗镇,翻鹧鸪山、下三家寨,进入梭磨河谷,晚上赶到马尔康吃饭、住宿就可以了。高原的天,说变就变,这次又赶上了。在鹧鸪山顶,没有遇到风雪,心里掠过一阵喜悦。可平安下山之后,才过三家寨,刚一进入梭磨河谷,天气就变了,大风卷着大雪,遮天蔽日,几米开外就看不清路了,汽车只能缓慢地向前挪动。另外一路,从红原县出发,要与我们在马尔康会合,结果途中却遇上比我们在梭磨河谷遇到的更大的暴雪,他们下午4时出发,至晚上12时多才赶回马尔康,3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8个多小时。大家庆幸地说,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分不清方向、看不清路面,能顺利地回到已经很了不起啦!一起吃了饭后,大家寒喧一会,因时间太晚,就分头休息,一夜无话。第六次提到马尔康了。特意将有关马尔康的基本概况,留到此文中来交待。马尔康,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位于邛崃山脉中段梭磨河峡谷之中,地图标高的海拔为2669米。马尔康之得名,来源于玛康寺,最早是玛康活佛的名字,藏文意思是“火苗旺盛的地方”,亦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先秦时期,为冉陇之地;两汉时,属汶山郡;明代,属杂谷安抚司;清代,系为梭磨、卓克基、松岗、*坝四个土司管辖,统称“四土地区”。这是从川藏北线进入藏区后的第一座城市。之所以这么说,还得简要介绍一下从地理上对各民族居住地的大致划分:从四川盆地西缘开始,以岷山——茶坪山兼岷江、涪江一线,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分界线;以邛崃山——夹金山兼岷江、大渡河一线,是藏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分界线。因此,从地理、气候、民族分布与居住看,四川盆地往西,基本上要过了邛崃山——夹金山以及夹金山与大渡河一线,才算是真正进入了藏区。还可以举一个类似的例子,比如青海的日月山,既是西宁通往*南、玉树、拉萨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汉民族居住区与藏民族居住区、农耕区与畜牧区、季风性气候与非季风性气候、*土高原与青藏高原、长江*河水系与雅鲁藏布江水系的分界线。昨晚虽说是半夜入城,但仍然对马尔康留下了几分朦胧的印象:云蒸雾萦的河谷衬影,波光粼粼的梭磨河水,耀眼辉煌的一城灯火,影影绰绰的环城高山,还有那白如玉屑的满街积雪。次日早起,已然风住雪停,阳光明丽,到梭磨河南岸驻地交待任务。马尔康城区不大,但街道笔直宽阔,主干道即依着梭磨河道而建,各类建筑风格大胆新潮,现代元素与藏文化的特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反映了城市的年轻和时髦,也承继了藏传佛教的文化传统。因为还早,天气又冷,走在大街上的行人不多,除了着藏式服饰的比较鲜明外,其他行人倒也分不清到底是汉族同胞还是其他民族同胞。梭磨河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河水汩汩而流。不由得再次想起作家阿来——这位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记得很多年以前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作者写到阿来之所以能创作出《尘埃落定》这样一部奠定其在当代文学界地位的成名之作,显然是来源于梭磨河的滋养和诗集《梭磨河》的奠基。梭磨河对于阿来创作生涯的影响,更要远甚于那些土司的官寨和历史的云烟。有这样一条美丽的河流相伴,作家的笔下一定会文如泉涌、词似珠落,就像韩愈《答李翊书》中所说的“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有那么优美动人的文笔也就毫不奇怪了。我们按计划从马尔康出发,沿大渡河一路南下。大渡河流程全长1062公里,在丹巴以上称大金川,由金川县往上至白湾乡分为东西两源。东源是脚木足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之最高峰果洛山下的尕尕乌喀,其上源在青海境内称麻尔柯河,自班玛县进入四川阿坝县境内称脚木足河。西源是绰斯甲河,则源自青海境内巴颜喀拉山南麓的多柯河,流入四川色达县境内称杜柯河,那里是非常典型的高原草甸地区。我国高原地区的所有大江大河,其源头都由无数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密如蛛网的河流在曲折和缓的高原草甸间蜿蜒流淌,历经无数起伏再逐一汇聚,然后形成比较大的河流主干,再从高原之上奔流而下,所到之处把连绵的高山切穿成深深的峡谷。大渡河的大体形成过程也是这样。传统上,也把梭磨河作为大渡河的源头之一,这样大渡河就有三个源头。现代一般的水文资料,均以脚木足河为正源,虽然从从实地看,河面宽度和河流气势,绰斯甲河要比脚木足河充盈得多。按照“河源唯长”的标准,因为脚木足河要比绰斯甲河长一些,就只能认定它为正源了。我们经由白湾左转,前往金川。沿着大金川河过集沐、*坝、庆宁、沙耳镇,到达金川县城。金川县是阿坝州的一个县,地处青藏高原组成部分的川西高原,唐代以前曾用此名,1936年民国*府在此置靖化县,意为“安靖归化”,寄希望于地能和平安定、人能教化归顺。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6月复改此名,并将绰斯甲县的观音桥、周山两区合并过来。历史上,金川此名是因为境内有大金川河,而大金川又因沿河诸山富有金矿得名。从县城顺河而下20多公里处,有曾被列为清代四大皇寺之一的广法寺,是佛教的黑教寺院,乾隆四十一年重建并赐名,寺内扁额四个大字“正教恒宣”,亦为乾隆御书。金川还是“中国雪梨之乡”。在欣赏广法寺的金碧辉煌之后,我们继续沿大金川河而下。过河西、独松、马尔邦、马奈、巴底、巴旺、聂呷等镇,到达丹巴县城。在川西一直有这样的说法,康巴的汉子、丹巴的美女。路上,同行的同志哥们就绘声绘色地述说着、赞美着丹巴一盛——美人谷。传说中的丹巴美女,即今天藏族的嘉绒藏族,据指是当年西夏王朝的王族逃难到此的后裔,故其基因有别于其他藏族。美人谷,就在离县城约26公里的巴底乡,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中国选美”活动评为中国最美六大乡村古镇之首。这里的女孩,跟前文所述“雅女”相比,自然又有一种别样的神韵与天姿——冰肌玉肤,曲线天成,气韵毕现,风吹没有失去含烟凝碧,日晒没有影响婉转有致,永远都是健康、健美的样子,不由得叫其他地方的女孩子“羡慕嫉妒恨”啊!秦前,为丹东、巴底、巴旺三大土司治理,建制县时则取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汉时则为西羌领地。后来,我去的地方多了,发现许多民族都有羌族的血统,比如后来我到*工作,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竟然也有羌族的血统,由此可证,中华民族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各民族迁居、通婚有着莫大的关系。当然,这是三两句话说不清楚的,当另作论证和研究。境内地形地貌以高山深切河谷为主,峡幽谷深,溪沟密布,风光旖旎,但我们时间甚紧,还要翻越雅拉雪山前往八美镇,不能多作停顿,殊为可惜,只能留下一点遗憾了。根据可查的资料,介绍一下“嘉绒藏族”。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甘孜州的丹巴、康定,阿坝州的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理县、红原和汶川的一部分,以及凉山、雅安的部分地区。“嘉绒藏族”族内讲藏语方言嘉绒话,民众以农业为主,藏区称这一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即农区人。“嘉绒”一词源自大、小金川交汇处的嘉莫墨尔多神山,意即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也可译作“女王的山河”。汉文史料上将这一地区的土著先民称为“嘉良夷(嘉梁)”“白狗羌”“哥邻人”“戈基人”等,后经唐时的吐蕃移民以及吐蕃派出驻*的融合而逐渐演变为藏族,这在当地的土司族谱中多有记载。其实,嘉绒藏族的产生,多少反映了历史上的“吐蕃”自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区向东扩展的情形。据《安多*教史》记载:“多麦南北的人种大部分是吐蕃法王(即松赞干布)安置在唐蕃边境驻*的传人……”历史上,在公元五至六世纪时,嘉绒地区的人户很少。至七世纪初叶,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嘉绒地区也被统一于吐蕃之中,并由赞普的将领充任嘉绒各地首领。此后,由于以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长期影响,再加上自吐蕃地区的大量移民以及*事上的长期占领和统治,经过一千多年的融合与同化,遂演变为今日的嘉绒藏族。嘉绒藏族同样信奉藏传佛教,历史上对藏传佛教在嘉绒地区的传播起最初和最主要作用的是毗卢遮那尊者(约公元八世纪)。但最早的时期,应该是在东汉顺帝时期即公元二世纪初,由吐蕃地区的原始宗教——雍仲本教而传入。在卫藏地区的藏族人眼里,嘉绒藏族是藏族原始四大姓氏之一扎氏的后代。但过去确有一段时间视之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嘉绒人,到1954年由第一届全国人大宣布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上雅拉雪山前,我们期待遇上一场大雪。雅拉雪山,位于甘孜州康定、道孚、丹巴三县交界处,为大雪山的一部分,主峰海拔5884米,是我们此行翻越的第三座雪山。在藏语里,雅拉雪山称为“夏学雅拉嘎波”,是“东方白耗牛山”的意思,是四川藏区有名的神山,惠远寺和周边藏民都到此顶礼膜拜。又译为“亚拉雪山”,亚拉在藏语里意为“舍得”,民间传说阿尼玛卿山神应众神之请,舍得让自己的大儿子来到亚拉雪山,因此,亚拉雪山是一座代表牺牲和奉献的神山,是藏民的保护神,不容亵渎。据藏传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脱之道》记载,该山是“第二香巴拉”。车到半山腰,一场我们想要的大雪果然如期而至。路上没有别的任何车辆,我们下了车,毫无顾忌地赏雪、拍照。我们无法把每处美景都一一欣赏到,更无缘全方位观察雅拉雪山,但从检索的资料可知,站在不同的地方看雅拉雪山,山形各不相同:从八美方向看是皇冠状,从新都桥方向看呈莲花状,在塔公看则与金塔争辉,在台站沟口看则松海与冰川相印。雅拉雪山的主峰,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处女峰,还从未有攀登者成功登顶。在海拔3850米山顶公路最高处,我们再次停车观赏,雅拉雪山银妆素裹,妖娆万分,远处有冰川冰瀑、云缠雾绕,俯瞰是雪线以下浩瀚稀有的红杉木原始森林和镶嵌在半山腰的各有特色的海子。晚上到达康定时才知道,就在我们翻越雅拉雪山的同时,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毕世祥同志,前往新龙县(就是阿来小说《瞻对》所写的地方,“瞻对”是新龙县旧名)做基层群众工作,途经高尔寺山(主峰海拔4412米)时,因遭遇暗冰车辆失控坠入悬崖,不幸遇难、因公殉职。后来我返京述职时,十分感慨地说过两句话:一句是,“在藏区工作,不一定赶上血与火的战斗,但难免遇上生与死的考验”;另一句是,“脚上在基层沾了多少泥土,脑里就能掌握多少实情,心中就能积淀多少感情”。我跟战友们说,这绝不是一句浪漫唯美的抒情,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下山途中,经过了惠远寺。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中比较古老的一座寺庙。寺外有两行白塔,名为千菩提塔,每个塔代表信众的一个善良愿望,也就是有一首歌中所唱的“心有千千结,人有千千愿”的那个塔。将近下午1时的时候,我们顺利到达八美镇,停下来就吃饭休息。我有一个喜欢探根究底的爱好,发现地图上不只有“八美”这个地名,道孚县城往北约40公里处还有一个镇名叫“七美”,我就猜想,这“七美、八美”的,当时取这个地名肯定不是随意取的,而是一定有一番讲究。果然,八美镇这座坐落在丹巴县至新都桥旅游热线上的小镇,来历不凡,它自古以来就是川藏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要驿站,既是通往西藏的门户,更有“莲花宝地”的美誉,被称为“康巴腹心”。所谓“八美”,即是囊括了各式各样的美景:广阔的草原、连绵的雪山、苍莽的森林、壮观的冰川、迷人的湖泊、峻奇的石林、美丽的藏寨,还有皇家古刹惠远寺。我想,有心的、识“货”的旅游者们,如果能在八美停留下来,安静自己的心灵,欣赏八美的景色,肯定会逐宕失返、不忍离去。下午1时40分从八美出发,过塔公乡、新都桥,翻越折多山,又遇大雪,好在太阳出来了,下的雪溶化得快,一路还很顺利,终于在傍晚6时左右赶到康定。行文至此,需要补记一段故事。四川境内,叫两河口的地名特别多。马尔康南约30公里处,有著名的“两河口会议遗址”。如果从南往北看,则位于小金(旧名懋功)县城北约70公里处,实际上就是两河口镇北的一座关帝庙。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治局扩大会议,目的是为了消除红一、四方面*会师后在*事方针上的分歧,进一步统一认识,实现团结北上的战略意图。这次会议,虽然在纪律和程序上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结果不但没有达成一致、拉住张国焘,反而导致了两*分裂——红一方面*北上、红四方面*南下。当然,客观上也拉开了同张国焘右倾路线斗争的序幕。后来在三*大会师选址时,周恩来向毛主席请示,建议在甘肃定西地区以东的会宁实现会师意图。毛主席摊开地图,深情地说:“会宁会宁,红*会师,中国安宁。这个地名好!四川那一次,我们会师选了个两河口,会师之后却一拍两散、分道扬镳了。这次会师就选会宁吧,国家和百姓需要安宁!”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在会宁实现了大会师。据后来统计,长征和会师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李先念、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十大元帅中的9位、十大将中的8位、57名上将中的45位、177名中将中的136位,都曾经到过会宁。正是自会宁三*大会师开始,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了胜利,实现了国家的安宁太平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在康定休整两天。过泸定县城和冷碛镇、磨西镇等,前往贡嘎山冰川考察基地,再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新兴乡,攀缘海螺沟,远眺贡嘎山。贡嘎山又名岷雅贡嘎,为大雪山主峰,海拔7556米,被赞为“蜀山之王”,也是川西第一神山。周围有海拔6000米以上高山45座,形成群峰簇拥、雪山相连的雄伟景观。我们攀达到了海拔3600米的海螺沟4号营地,欣赏万年冰川之壮美。由于横断山脉及贡嘎山系山体呈南北走向,南来的潮湿气流可沿山谷长驱直上,主峰一带的气候湿润而多变,加之这里也是世界上海洋性冰川最早发育地区之一,因而贡嘎山地区的冰川活动十分活跃,大的冰川就有45条之多,主要以山谷冰川为主,悬冰川和冰斗冰川也有分布。海螺沟冰川则是最长的一条冰川,拥有一切冰川奇观,最大的一处冰瀑高与宽均在1000米以上。冰川最下端处海拔只有2800米,雪线以下的山谷和山坡,为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植物种类繁多,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由于海拔落差大,山地气候十分明显,一上一下之间就可经历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带的不同气候,沟口与沟外的温度可相差20多度。这些,我们在上山、下山的过程中,都得到一一见证。临近傍晚时分,我们下山的时候,远望贡嘎雪峰为日照金山,云蒸霞蔚,绚丽夺目,令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出得沟来,沿大渡河畔的加郡、得妥、挖角等镇南下,经安顺场,过石棉县,途中又越过神仙梁子雪山,从雅西高速上成都绕城高速向东回到南充。川西高原,处处是美景,处处有启迪。看得到的是蓝天白云,高山雪峰,大河奔腾,草原无垠;领悟到的是历史云烟,文化传承,恢宏意境,万千纷纭。有人说,“所谓历史,就是选择几个有重大意蕴的波浪,察看浪下的潜流和漩涡,从中增加人们对现在和未来的认识”。而对于个人,历史其实就是生活,就像后推前涌、永不停息的波浪。川西高原的风景,看到了的尽情欣赏,看不到的驰骋意象;川西高原的历史,已掌握的深入了解,尚未知的努力挖掘。带着使命的崇高,走进历史的深处,把个人的这朵浪花汇入历史的这条长河,纵然决定不了未来发展的走向,但将来一旦回望历史,就知道我们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就好像去看景,哪怕只有一次淡淡的不经意的回眸,那朦胧而迷人的影像也不会与我们的记忆擦肩而过、昙花一现,而是印象深刻、挥之不去,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鲜活、焕发光彩。(全文终)1、上山记——我的川西回忆曹众善
2、上山记——我的川西回忆曹众善
汶川13周年祭●东河口赋何开四
闲不住的母亲
龙歌
给母亲——活在生命的春天里谭冰
她——致我挑水的母亲秦啟芳
母亲节,让我想起了您王永光
第十五回又见梦中人
王洪东
为灵*而活郭庆祥
天荒地老话婚姻
陈理华
刘书安诗歌作品
王风*诗歌作品九悬崖上的野菊花田特平
拾穗集——遗落与割舍的文字《美洲文学社》诗歌专辑珊溪行组诗"悟"的故事吴家齐王辉诗歌作品
第二十四章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
唐兴斌
文盲记账申甲由
第十五章训练抗日
蒋子棠
林新荣诗歌作品齐鸿天诗歌作品(2)?哦,古浪峡
李志民
?夏启平驻白仓镇新建村精准扶贫诗存?孙百川诗歌作品?写在蒋子棠先生《童年撷趣》出版之际??寂寞沈园倪亮?
三棵李广杏
李志民?
雪海无垠小诗八首?西情诗歌作品?齐鸿天诗歌作品(1)?
许飘伶诗歌作品?郑和船上的*豆
郭庆祥?麦田里的月影
夜色,真美啊!
齐鸿天?
?春做“咸菜”解乡愁何龙飞
?年俗三十四首
光*
?遥远的地平线*选坚
?情怀乡韵诗歌作品??*亮诗歌作品
?添沟记蒋子棠
?《立春辞》(外二首)东海乌石子
?第十二章山蝴蝶妖艳枫葳村
孙长芬
?父亲教我“平地”齐鸿天
?咀嚼苍凉的岁月(组诗)
剑峰
?聆听张爱萍司令员讲课张展平
?林建来诗歌作品
?没有父亲的中秋节
田特平?人世沧桑(组诗)
杨进修?
秋天,一棵梦想的树(组诗)
剑峰?
我的养父张学良、养母张于凤至
张桂兰?
我们家的“火山”妞子
张蕊?老牛(外二首)
陈晨?赞
赏说明为了支持鼓励作者更多的创作,百家文艺公众号平台与作者打赏分配为3:7。阅读量低于100且赞赏低于10元(含10元)无稿费,稿费在推文10日后发放,结算后的打赏不再另计,用于维护平台运营。赞赏作者主动添加主编微信,便于领取稿费。否则,视为主动放弃。希望作者对自己作品,积极点赞转发。主编微信:13552303530投稿邮箱:nzys163.com作者简介
曹众善,马年出生,湖南省双峰县人,现居北京。文学爱好者,在多种纸媒和网媒发表时论、散文、诗词若干,出版有诗词自选集《血性亦有诗和远方》。更多精彩推荐,扫扫请关注百家文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微信扫一扫赞赏作者赞赏已喜欢,对作者说句悄悄话取消发送给作者发送最多40字,当前共字人赞赏上一页13下一页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