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出炉增幅高于全省
TUhjnbcbe - 2023/4/6 21:21:00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朱雪黎)5月7日,四川省统计局发布汶川特大地震十年重灾区经济发展相关数据:十年来,灾区上下稳中求进追赶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稳步扩大,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年至年,39个国定重灾县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10个极重灾县年均增长13.1%,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其中茂县、汶川、北川、平武、彭州等地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长分别为15.6%、15.3%、15%、15%、和13.9%。

10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年,39个国定重灾县经济增速由上年的上升14.8%转为下降2.2%,其中汶川县、绵竹市、什邡市等10个极重灾县经济下降25.3%。

在*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省委、省*府作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

十年来,地震灾区着力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落实《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灾区经济发展振兴成就显著。

图1:-年39个重灾县与全省GDP增速对比

看总量,持续稳步扩大。年,39个国定重灾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亿元,总量是年(.3 亿元)的3倍。10个极重灾县年实现GDP .5亿元,是年的3.3倍。

看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数据显示,39个重灾县三次产业结构从年的21.7:45.0:33.3调整为13.2:45.9:40.9,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10个极重灾县三次产业结构从年的19.8:47.9:32.3调整为12.2:48.2:39.5,第一产业比重降低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3个百分点。

看人均,经济总量不断跃升的同时,灾区人均水平大幅提升。年,39个重灾县人均GDP达到元,是年(元)的3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4.5%,比年(89.3%)提高5.2个百分点;其中,年10个极重灾县人均GDP达到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元,是年(元)的3.5倍。10个极重灾县有9个县人均GDP在全省县域排名中提升位次,其中茂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分别提升83、33、32位。

除此之外,灾区新产业、新风貌、新生活也十分亮眼。

图2:-年39个重灾县服务业增加值

新产业——十年来,灾区狠抓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加速转型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年,39个重灾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亿元,是年的1.9倍,年均增长4.1%。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年,39个重灾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亿元,总量是年(.5亿元)的3.1倍,年均增长15.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其中,黑水县、茂县、小金县、理县、朝天区、松潘县等工业加快发展,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均为年的10倍以上。加快发展服务业,年,39个重灾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亿元,总量是年(亿元)的3.7倍,年均增长10.6%;10个极重灾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亿元,是年的4倍,年均增长11.8%。

新风貌——十年来,灾区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全面提速,灾区涌现出绵竹年画村等一大批特色生态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地震重灾区6个市(州)所辖的95个城镇为重点实施“百镇建设行动”,灾区一批重点中心镇建设成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工业、商贸小城镇,并成功申报全国重点镇。数据显示,年,39个重灾县常住人口.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8%,比年提升11.8个百分点。都江堰市、江油市、广汉市、什邡市等年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9%、57.1%、52.3%、51.0%,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础建设方面,大力实施灾区交通发展振兴规划,完善路网布局,红原机场建成通航,成兰铁路、汶马高速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形。灾区水利、农田、输电等各项基础设施与灾前相比大幅提升,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生活——十年来,省委省*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和加快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居民收入明显增长,灾区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十年来,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两个万亿台阶。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元,年跨过2万元,年跨过3万元,达到30元,是年的2.9倍,年均增长12.4%。十年来,39个重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3.1倍,年达元,年均增长13.2%。10个极重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万元大关,其中茂县由年的元增加至年的元;汶川县由元增加至元;北川县由元增加至元。

十年来,灾区投资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发展后劲也更加充足。看投资,年以来,灾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恢复建设和产业发展,为灾区再绽新颜提供坚实保障。-年39个重灾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万亿元。其中,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是年(.2亿元)的4.4倍,年均增长17.9%。10个极重灾县中,什邡市、绵竹市、彭州市、安州区等年投资总额分别为年的7.3、7.3、5.4、5.2倍。看消费,年,39个重灾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亿元,年突破亿元;年接近亿元、达到亿元,是年(.0亿元)的4倍。39个重灾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10个极重灾县年均增长16.3%,比全省年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年都江堰市、绵竹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1%和19.4%,北川县、青川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8.8%和18.4%。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出炉增幅高于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