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原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经阿坝州红原县
TUhjnbcbe - 2023/9/27 0:35:00
刘*连讲hpv http://m.39.net/disease/a_9396014.html
                            

原创王钰消费质量报

龙日乡壤噶夺玛村是红原县13个贫困村之一,壤噶夺玛村脱贫攻坚工作在驻村工作队的组织下,村里的非贫困户和先脱贫的群众带领周围贫困群众脱贫的案例比比皆是,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派驻壤噶夺玛村工作队队员刘兴向记者介绍了详细情况。

精准识别建档立卡,

贫困户58户人,

贫困发生率达到23%。

如今通过几年努力,

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

培养致富带头人“先富”带“后富”

嘉央甲措是壤噶夺玛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兰州打工期间掌握了一些牛毛加工技术,回家后一直未找到合适发展方向。驻村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通过与他反复沟通,依托*府扶贫*策筹集了一笔资金,组织了2名返乡大学生与嘉央甲措合伙开办起了“牦牛绒开发销售有限公司”。

开办公司当年,嘉央甲措的公司便获利达6万元,不仅使他收入增加、顺利脱贫,也让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牛绒销售。次年,驻村工作队又争取到项目资金50万元帮助他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以“公司+农户”的形式进一步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

在壤噶夺玛村,像嘉央甲措一样的“致富带头人”不在少数。建档立卡贫困户桑白曾经学过摩托车维修。驻村工作队及时了解到了他的一技之长,通过扶贫专项资金和金融信用贷款,帮助他在自家门前开起了一家摩托车维修店勤劳的桑白还培养了4名学徒,带动村上的其他群众又开办了2家摩托车维修店。

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组织了壤噶夺玛村的其他村民们开办了传统服装缝纫店、唐卡画室……

一大批致富带头人在脱贫攻坚中不断产生“头雁效应”,达到了“孵化”一批企业、带富一批群众的效果。壤噶夺玛村因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被红原县农村信用联社评为全县唯一的“信用村”。

建立“爱心基金”雪中送炭见真情

建档立卡贫困户哈青家中一共5口人,三个孩子中一个在读大学、两个还在读中学。但因哈青身患神经性疾病,丧失劳动力从而致贫,治病医药费正常报销后,还欠账6万余元。驻村工作队掌握了这一情况后,马上召集村两委干部商议解决办法,最终通过乡*委*府发动全乡干部群众捐款4万余元,帮助哈青家度过难关。

为建立特殊帮扶长效机制,驻村第一书记董成勇带着驻村工作队员们协同村两委,动员全村非贫困户筹集爱心资金,建立了“爱心基金”。现在“爱心基金”的数额已经达到15万余元,主要用于特殊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教育资助、生产扶持等。

目前村里已通过“爱心基金”向13人共计发放2.75万元特殊帮扶资金。

“草棚”换“新屋”村民们住进新家

扑尔措是一名70岁的孤寡老人,独自生活的她,因缺乏劳动能力,低保和养老金成为了她的主要经济来源。一个由柳条编织、牛粪糊墙建成的棚子——这就是扑尔措曾经的家,生活条件极其简陋。

保障性住房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为了改善像扑尔措这样的困难群众们的住房条件,让住在危房、甚至是无房的村民们有一个温暖舒适的“家”,省市场监管局共为龙日乡投入新居建设经费30余万元,用于龙日乡困难群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帮助扑尔措、桑白等9户困难群众住进了既安全又牢固的新家。去年,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也捐款为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

发展集体经济打造牦牛产品合作社

壤噶夺玛村作为纯牧区,畜牧业是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牛奶销售是村民们日常收入的重要渠道。

长期以来,由于鲜奶保质期较短、道路交通不便、牧民销售精力有限等限制,经常出现鲜奶滞销情况。

为破解这一瓶颈,驻村工作队动员在村上经营百货、有一定积蓄的村民桑都,牵头成立了“壤夺牦牛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从事酸奶加工销售,先后争取到了*府扶持资金75万元用于修建厂房、购买机具等。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解决了全村牧民群众的鲜奶销售困难问题,还提高了牧民们的经济收入。

为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合作社商议以一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鲜奶,仅鲜奶销售一项就带动当地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余元。同时,合作社为2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工资每年可达到2万余元。在辐射带动下,相邻的格玛村村民们的收益也不断增加,为全乡群众共同致富拓展了新途径。

来源:消费质量报

原标题:《市场监管系统助力脱贫攻坚(二十二)

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经——阿坝州红原县龙日乡壤噶夺玛村》

1
查看完整版本: 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经阿坝州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