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四川在线记者徐中成
“家里还没有出过大学生,希望我儿子能成为第一个。”9月1日,在红原县藏文中学,工作人员泽郎斯满说,“希望在绵阳中学上高中的儿子珍惜机会,好好读书。”
泽郎斯满的儿子叫罗桑周甲,通过选拔考试,今年和红原县其余39名高中生和10名初中生到绵阳市绵阳中学、南山中学、实验中学、普明中学等优质学校读书。
教育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短板。近年来,依托省内对口帮扶契机,绵阳市利用“教育和人才高地”优势,以派进去“教”、请出来“学”、结成对“扶”、尽全力“助”的教育扶贫为主要路径,支持阿坝州红原、壤塘两县教育事业发展。其中,请出来“学”的阿坝州学子,已累计招收名学生到绵阳名优学校插班就读。
结成对“扶”也是一个重点。目前,绵阳市共有29所中小学校与红原、壤塘全部中小学一对一、多对一结成了对子,探讨管理方法,交流教学经验。在选派名教师前往受扶地中,有7名教师申请延长援建年限,9名教师留在受援地工作。
不仅如此,借助绵阳“互联网+教育”优势资源,红原、壤塘两地教师共享绵阳教育云平台50多万册电子图书、2万多集学术视频、多万道试题资源、超过万份教育教学文档、余种同步更新的电子期刊等教育资源。
“结对帮扶,就是要让高原上的孩子享受到绵阳的好教育资源。”绵阳市对口支援红原县前线指挥部教育组组长胥春说,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好支教教师选派,开展教师送培送教等工作,不断提升帮扶成效。